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條件,及方法
企業技術中心認定關鍵環節包括認定前的規劃和培育、認定資料的撰寫、整理和升華以及有效的溝通協調等。在市級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實踐中,華夏泰科(techchn.cn)、指尖認定作為專全國專業政策服務平臺,小編認為認定除了豐富的專業積淀和資源積淀,更重要的是公司有多年的技術積淀和行業基礎。
一、認定條件(北京市,其他省市各有側重)
1、申請企業為在本市依法注冊的獨立企業法人,企業信用狀況良好,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
2、申請企業所屬行業不在現行有效的《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范圍之內(現有無生產制造環節的研發型總部企業除外);申請企業的工藝和設備不屬于現行有效的《北京市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所列內容。
3、申請企業在行業中具有顯著的規模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2億元(建筑業不低于15億元)。
4、北京市企業技術中認定心必須在企業組織結構中獨立設置,企業決策層高度重視企業技術創新工作,企業具有較好的技術創新機制,企業技術中心組織體系健全,創新效率和效益顯著。
5、有較高的研究開發投入,企業上一年度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不低于1000萬元。擁有技術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帶頭人,專職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不少于60人(軟件和專業技術服務業不低于80人)。
6、具有比較完善的研究、開發、試驗條件,企業上一年度擁有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不低于500萬元(軟件和專業技術服務業不低于300萬元、建筑業不低于1000萬元)。
7、有較好的技術積累,重視前沿技術開發,具有開展高水平技術創新活動的能力。
8、有較好的資源整合能力,并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項目合作、項目委托、聯合研發、研發代工等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或者與相關企業開展聯合共建技術中心等形式的合作。
9、企業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近三年內獲得的有效知識產權不少于10件(含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至少一種,其中制造業企業上一年度必須有發明專利申請)。
10、企業在申請受理截止日期前三年內,不得存在下列情況:
(1)因違反海關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構成走私行為,受到刑事、行政處罰,或因嚴重違反海關監管規定受到行政處罰;
(2)因違反稅收征管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構成偷稅、騙取出口退稅等嚴重稅收違法行為;
(3)司法、行政機關認定的嚴重違法失信行為。
二、企業技術中心認定辦法
(一)認定前的規劃和培育
1、企業技術中心資格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一樣,需要在了解規則的基礎上進行提前準備,才不致出現方向性錯誤。
2、評審規則有公開的,也有隱形的,并不為社會公眾所熟知。所以在實踐中所謂優秀的企業未通過認定,而條件較之稍差的企業反倒成功認定,其深層次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二)認定資料的撰寫、整理和升華
1、認定策略、中心思想等整體定位。
2、申請報告、答辯書等相關資料的準備。
3、需要技術性和藝術性相結合作:
(1)既要契合政策,亮點突出。
(3)又要把握好度,無風險隱患。
(3)關鍵還要符合認定部門的偏好。
(4)以及獲得評審專家的認可。
(三)有效的溝通協調是成功認定的關鍵
1、自企業確定要申報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始,即需要著手與認定部門進行溝通,關系加籌劃是認定成功的關鍵。
2、企業培育及認定材料整合,應在認定部門及相關專家的指導下進行,避免方向性錯誤和亮點不突出,將企業的條件做足做實,做成精品。
3、溝通協調涉及多個部門和多個專家,其任一環節都不簡單,稍有疏漏或不到位,就可能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