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評分標準及得分計算方法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采取公平公正公開的形式,擇優推薦符合領域要求、基本條件符合《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規定,且結合申請報告中的相關附件及證明材料,對企業技術中心提交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數據表”中各項數據值進行逐項核實,對證明材料缺失或無效的數據,按量予以核減,最終的核定數據得分高于75分(包含75分)的可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一、評分指標
其中:按照《工作指南》,考慮到不同規模企業在研發投入強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對“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按照企業規模劃分為4檔,各檔對應的基本要求和滿分要求如下:
1.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以上的企業,基本要求為1.0%,滿分要求為5.0%;
2.主營業務收入100~500億元的企業,基本要求為1.5%,滿分要求為7.0%;
3.主營業務收入10~100億元的企業,基本要求為2.0%,滿分要求為9.0%;
4.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以下的企業,基本要求為3.0%,滿分要求為12.0%。
二、指標數值計算
在獲得各項指標的核定數據后,可獲得《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數值,根據基本要求、滿分要求以及相應的計算規則,計算出各項指標的 得分,其總和就是該企業的評價得分。
其中,對于引入行業系數進行調節的“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新產品銷售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3項指標,在計算獲得原始指標數值后,再乘以本企業所在行業的行業系數作為計算相關指標得分的最終依據;有7項指標的數值須通過計算獲得,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一)“研發人員人均研發經費支出指標”數值,由“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核定數據除以“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核定數據得到;
(二)“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數值,由“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核定數據除以“主營業務收入”核定數據, 再乘以本企業所在行業的行業系數得到;
(三)“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重”數值,由“研究與試驗 發展人員數”核定數據除以“企業職工總數”核定數據得到;
(四)“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項目數占全部研發項目數的比重”數值,由“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項目數”核定數據除以“企業全部研發項目數”核定數據得到;
(五)“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數值,由“新產品銷售收入”核定數據除以“主營業務收入”核定數據,再乘以本企業所在行業的行業系數得到;
(六)“新產品銷售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數值,由“新產品銷售利潤”核定數據除以“利潤總額”核定數據,再乘以本企業所在行業的行業系數得到;
(七)“利潤率”數值,由“利潤總額”核定數據除以“主營業務收入”核定數據得到。
三、打分注意事項
1.評價數據均需嚴格按照工業統計報表填寫,后期不可修改。
2.若申報企業下設多個子公司,想采用合并數據申報,那么在填寫工業統計報表時,就填報合并數據。
3.若高級專家成員本身是博士,在統計時不可以重復計算。
4.外部專家人數要提供外聘證明,比如聘書、外聘合同以及勞務支出結算等證明材料。
5.評價指標體系的“最近三年”是指申報年的前三年,“當年”指的是申報前一年。
6.企業擁有的全部有效發明專利數,原則上不算申報年份授權的、已失效或已轉讓的。
7.得分數值計算結果采用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數。
8.企業作為主要完成單位或企業員工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項目,特等獎每項加5分,一等獎每項加3分,二等獎每項加1分,累計不超過5分。
注意:75分僅是申報的基礎條件,不是推薦條件,更不是立項條件。每年各省推薦名額有限,若想認定成功,企業需在申報前根據“評價指標體系”合理的盡可能提高分數。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華夏泰科專注企業資質發展,幫助企業規劃申報方案,專家團隊一站式申報服務,解決各類申報難題。歡迎咨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