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小巨人與企業技術中心關系解讀
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中政策文件明確要求企業需要自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研發機構,設立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工程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所以企業擁有企業技術中心,對于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來說十分有利,下面華夏泰科從專精特新企業中擁有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數量來梳理分析。(注:近三年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者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 強企業組名單,則無需擁有研發機構)
企業技術中心是指企業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設立的,以統籌負責企業技術創新發展規劃、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創新人才凝聚培養、創新網絡構建協同為主要職責,全面推進企業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的技術研發與創新機構。
這里企業技術中心是指省級、直轄市級、計劃單列市所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根據工信部、地方科學技術廳(局)等公布的信息,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里有5337家企業具有企業技術中心,占比44%。
從歷年來通過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來看,擁有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的比值在逐年下降,從2019年的57.66%下降至34.13%,下降超過4成。2023年第五批通過的擁有企業技術中心的數量首次出現下降,由1963家下降至1253家。2023年企業申請專精特新小巨人時“創新能力-研發機構建設情況”一欄中,正式添加“自建”選項,在填表層面正式確認了企業自建研發機構是可以被認可的,認定申報時政策的改變可能是導致出現擁有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比例下降現象的原因之一。
企業技術中心是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平臺,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源頭和核心,是促進產業基礎高端化、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可以反映一個地區或企業創新能力的高低。企業技術中心的獲批,對推動產業升級、完善產業創新體系、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分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數據可以明顯看出,長三角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具有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數量及占比最高,分別為2078家,占比48.54%。京津冀地區的占比和長三角地區相當,但數量只有660家,只有長三角地區的3成。需要注意的是珠三角地區具有企業技術中心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非常少,只有210家,且占該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的比例低至14.32%,與長三角及京津冀地區差距明顯。
以上就是專精特新小巨人與企業技術中心關系解讀的介紹,華夏泰科擁有龐大的項目庫,可以為企業量身定做項目方案,確保企業獲得更多資金獎勵和政策扶持,幫助企業發展。想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我們,免費解答客戶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