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們!入駐孵化器又是一片新天地!
孵化器是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設備,后引入經濟領域,成為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其職能是通過提供研發、生產、經營的場地,通訊、網絡與辦公等方面的共享設施,系統的培訓與咨詢,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創業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成功孵化器的要素有:共享空間、共享服務、孵化企業、孵化器管理人員、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企業孵化器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條件,幫助創業者把發明和成果盡快形成商品進入市場,提供綜合服務,幫助新興的小企業迅速長大形成規模,為社會培養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
硅谷創業之父之Paul Graham一手創辦了初創企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簡稱YC),改寫了創業者和硅谷投資者之間的舊秩序,塑造出一個創投新范本。著名的Dropbox、Airbnb等公司便是YC的杰作。有媒體報道稱,YC孵化出的企業總價值已經超過80億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價值超過4500萬美元。在中國的孵化器們眼中,YC就像是一個標桿,“成為中國版YC”是他們的口號,能夠孕育出像這樣的獨角獸則是他們的目標。
孵化器的價值有哪些?
孵化器對于創業團隊的價值,應該從創業團隊自身的需求出發考慮。作為初創的創業項目,其最為需要的核心要素是各種能夠促成其快速成長的資源,如資本杠桿、經驗指導。因此,考量孵化器對創業團隊的核心價值主要有以下三點:是否有引導基金、是否有貼身的創業輔導、是否有連接資源的機會。而公司注冊、財務法務服務、辦公場所等看上去眼花繚亂的服務,都只是輔助元素而已。
1.引導基金
一個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有兩種:第一種是商業地產租金收入模式,第二種是孵化器有多種業務,商業地產業務不賺錢甚至虧錢,但用如投資等其他業務進行收益,實現孵化器整體性的盈利。第一種方式是直接的,第二種方式需要二次轉移支付。因此,如果一個孵化器沒有所謂的投資功能或引導資金,則意味著其盈利模式只能是商業地產租金模式,單一辦公空間出租屬性更重,和我們通常理解的孵化器差異較大。
因此,有引導基金,讓資本方作為孵化器最終成本的買單者,無論是通過承包、一次性租金代為支付或是項目中介服務等其他補貼方式都好,都意味著其核心訴求在于推動整個孵化器正常的生態化運作,是較為健康的運作模式。比如,創新工場作為孵化器,其入駐的項目基本上都來自其配套的投資基金的投資,無需向外界普通創業項目開放收租形式的辦公卡位。
2.創業輔導
創業維艱,整個發展路途上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進行輔導,除了投資人的投后輔導,還必須有業務層面的具體指導和服務。因此,孵化器配備相應的創業導師、提供相應的創業輔導成為一種必須。
這種創業服務及背后的導師并不是越高大上越好。比如一個孵化器聲稱自己的創業導師有雷軍、有周鴻祎、有柳傳志,但只能聽聽而已。因為要他們進行真正陪伴創業團隊、面對面的輔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考察一個孵化器創業輔導的好壞,不能光看其掛名的導師隊伍,無論數量有多少、規格有多高,若最終無法落實到具體的服務中,便都是浮云。因此,那些在創投一線的從業者,如投資人以及正在創業的創業者,讓他們作為導師,對創業者的價值或許更高。
當下,許多創業孵化器選擇直接與那些投資入駐孵化器的項目的投資人合作,通過投資和輔導一體化的方式,直接變投資人為創業導師,以增強孵化器的導師服務能力。如一些孵化器的核心特色在于與諸多創業導師(大部分都是一線的創投基金的負責人)簽訂服務協議,形成利益共享機制。一方面創業導師可以優先投資孵化器內的項目,一方面創業導師必須在孵化器中輪值擔任創業導師,為創業團隊提供創業輔導,同時孵化器會通過占股的方式從創業團隊取得回報。
3.連接機會
孵化器作為一個物理空間,容納多個創業團隊同時進行辦公,打破了傳統意義上每個創業項目各自獨立辦公、與外界相對絕緣的狀態,創造出諸多項目之間、項目和外界之間連接的機會,如孵化器內創業項目互補、業務合作的可能性等,進行跨界合作和邊緣打破。這是具有集中化、開放式辦公環境的孵化器最大的價值。同一個時空場景下,眾多資源聚集后形成橫向和縱向的連接機會,孕育出更大商業價值的連接機會與可能。這也是考量孵化器價值的重要指標。
以中大創新谷孵化器為例,在鬧客邦進駐進行陪伴式報道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這個孵化器內部的“雜”:每天,各種類型的創業者、業務提供者、政府領導、企業負責人、投資人、導師等都會在這樣一個物理空間來來往往,陌生人、熟人交織在一起,在每個創業團隊面前形成無數個開放的接口,無數連接的機會。
比如,要選擇與投資人面對面,你不再需要上門拜訪,如果需要爭取政府的補貼政策,也許有一天,科技廳的主管領導便在你眼前出現……抓住這樣連接資源的機會,或許能夠助你的創業項目一飛沖天。
借力孵化器需要主動出擊
孵化器之于創業團隊的價值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如何發掘一個孵化器價值還需要方法,最為核心的一條便是“主動出擊,合理選擇”。
孵化器更適合那些無資金、無經驗、無資源的早期創業項目,在這里可以通過資源的連接造就更多的機會。一些免費入駐孵化器的機會,會隨著越來越多主體進入到這個市場而變得更為普遍。這需要創業團隊的負責人自己主動發現,并主動出擊。
孵化器的資源及連接機會都是客觀存在在那里的,不會因為你的進駐就自動吸附到你身上,創業團隊成員必須在同一個時空環境下主動連接。比如,希望享受到孵化器的最大價值,創業團隊就必須主動去咨詢相關人士,起碼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到孵化器所有創業團隊的基本情況和業務邏輯,以尋找與自身項目能協同合作的機會。很多時候,創業團隊之間響應所謂人才的橫向流動,也必須要創始人主動發現。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孵化器提供的增值服務主要法律咨詢、人力資源咨詢、產品推廣和融資服務等,但一旦沒有資本注入,初創企業很難獲得發展。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北京華夏泰科咨詢有限公司旗下的指尖申報創業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企業可以通過各類扶持政策,借助政策紅利,度過成立初期的困難階段。目前指尖申報已經與啟迪之星孵化器、天使創客、騰訊眾創空間、中關村e谷(昌平)硬創空間等眾多知名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展開合作,切實為初創企業提供科技政策服務,幫助企業快速拿到政府的扶持資金,助力企業發展。
每一個孵化器的價值都是客觀存在的,無數資源和連接的機會都在那里靜靜等待,需要入駐孵化器的團隊自己主動尋找。否則,進駐孵化器也只是一次浮云飄散的過程,不留下絲毫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