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企業需要抓住三個關鍵領域
大家都知道,專精特新小巨人作為專精特新企業中翹首的佼佼者,主要是體現在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服務質量上。能作為“排頭兵”企業,它們肯定有專業化的戰略目標,基本上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在科技培育與實踐中,不斷研發和創新新產品,設備的工藝也比較先進。至于管理體系更是比較完善,所以市場競爭力就比較強。在極具發展潛力與成長性的基礎上,為未來打造成為相關領域國際領先的目標去奮進。
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發展道路靠近。為加快專精特小巨人的培育步伐,唱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國家在細分領域不斷創新突圍。只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在中小企業的創新努力下,它們成為了經濟轉型創新的重要抓手,并且逐漸成為現代經濟體系的關鍵力量。
但想要去申請,做好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工作,不是每一家中小企業都能夠實現的。因為它們個個都是實力派,要想在優中選優中勝出,是要符合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認定條件和標準。因為條件天多,標準太雜,筆者就總結出三大關鍵領域:
關鍵領域一:《工業“四基”發展目錄》的重點領域
這個領域屬于企業主導產品,要符合《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所列的重點項目。細分的話,也可以是制造業的核心基礎零部件,或者先進基礎工藝,以及關鍵基礎材料等。但企業要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3年及以上,并且細分市場占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還要能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以及專業生產的成套產品。
關鍵領域二: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領域
何為制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其實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 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要屬于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有關產品。并且上年度營業收入在1億元至4億元之間;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企業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關鍵領域三:國家和省份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產業
作為國家和省份重點鼓勵發展的支柱和優勢產業,所以視情況而定。這樣就需要企業具有創新性,在近2年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5%;至少獲得5項發明專利或15現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
雖然后續會結合我國產業發展實際逐步擴大認定企業行業領域范圍,但是就目前而言,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主要還是從這3個領域范疇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