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扶持計劃深度解讀
工信管理的高企、專精特新和技改是數量最為龐大的三駕馬車。而高企塵埃落定,專精特新繼續擦亮金字招牌,就剩下技改不斷的加碼和修訂。
以改革先鋒著稱的深圳卻提出“研究借鑒先進經驗”。在技改政策的制定上,“認真學習借鑒廣東、江蘇、安徽以及上海、蘇州等省市在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經驗。”
一、2024年加大技術改造投入
最近有兩則關于技改的重要政策,其一是《涉企政策|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的機會分析》,各地都在推動設備更新換代,給予補貼,廣州是直接新設備納入技改范疇。
其二是工信部系統正在進行的《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可見這個補貼有點復雜,和特別國債掛上鉤了。
比如x省通知說:“更好利用國家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我省工業企業先進設備更新、綠色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請各地做好政策宣傳,廣泛征集有申報國家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意向的項目。”
今年申報的凌亂有個因素就是,2024年特別國債是部委、國家項目撥款的主要方式,參考《申報解讀|“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申報》。
二、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措施
此時,又到了全國政策看廣東,廣東開放數深圳的時候。
比如,佛山市的技改門檻直接從100萬提高到700萬;但深圳不一樣,并不是隨意修訂,而是在去年所有國家政策未出臺前就已經制定好一切。
2024年3月份,深圳市工信局出臺了《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扶持計劃操作規程(征求意見)》,依據就是2023年11月出臺的《新形勢下加快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的若干措施》。
1、兼顧了招商引資:總投資額達到5億元及以上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1億元。
2、支持設備汰換:采用先進、成熟、適用的技術設備,淘汰老舊設備,對總投資額達到2000萬元及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1000萬元。
3、支持智能化改造:對工業企業實施的總投資額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00萬元。
4、支持工業互聯網:對總投資額達到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項目,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0萬元。
5、支持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0萬元。
6、積極引導企業綠色化改造,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1000萬元。
7、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1000萬元。
8、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1000萬元。
9、建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0萬元。
10、打造“智改數轉”應用示范標桿。對工業和信息化部新增遴選認定的“數字領航”和5G工廠試點示范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300萬元、100萬元獎勵。
11、加強綠色制造項目試點示范,一次性給予5萬元至100萬元的定額獎勵。
12、貸款貼息,按照不超過實際支付銀行貸款利息或設備租賃利息的5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貼息支持。
一個技改項目,滴水不漏的把綠色、智能、工業互聯、貸款、汰換、數字化等2024年才該有的元素都包含了。
三、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扶持計劃操作規程
有了措施,就該有操作辦法,于是2024年3月制定了實施細則。
該細則的內容大家自行去研讀,有幾個值得品味的點,摘錄給大家參詳:
1、銜接原企業技術改造、工業互聯網、工業“碳達峰”等扶持計劃的內容
2、形成扶持計劃-扶持方向-項目類別的三級政策體系
3、著力構建從資助項目受理到下達資助計劃全過程的環環相扣、無縫鏈接的閉環式管理體系
4、結合巡察、審計提出問題,提高項目申報門檻,重點支持項目投資額大、改造方向清晰的技術改造項目
5、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重要方向
6、區級制定市級規定金額之下的獎補,減少財政資金的重復投入,形成市區產業政策的高低錯配。
而在企業反饋的意見中,重點提出了:
“申報單位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級達到三級以上”;
對于“建議保留智能光伏示范項目”的兩條建議不采納;
另外,對于政策生效前獲得的獎項不認可,因為《措施》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按照三級政策的思路,申報時還有指南限定部分未明確之事項,這種“環環相扣、無縫鏈接的閉環式管理體系”會不會也有其他兄弟省(市)來抄作業呢?
華夏泰科專業撰寫深圳市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扶持計劃材料,做到數據有來源,可以突出公司優勢且避免后顧之憂,成功為上萬家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贏得市場高度認可,想要申報深圳市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扶持計劃的企業歡迎您免費咨詢華夏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