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實施2023年下半年支持工業經濟穩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自治區、南寧市關于服務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穩定市場預期,聚焦全年目標任務精準發力,推動下半年工業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全力以赴實現全年工業增長既定目標,經市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措施。
一、鼓勵工業企業增產增效。全方位挖掘增長潛力,力促工業經濟持續加快回升。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支持企業加強下半年生產組織和計劃排產,最大限度釋放優質產能,實現擴規模、提效率、增效益,對季度實現生產規模擴大、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制造業企業,給予每家單季度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二、推動減停產企業復產穩產。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制約企業發展的困難問題,千方百計助企紓困復能復產,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對上半年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的減停產企業,鼓勵通過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優化管理等方式優化產能布局、降低生產成本,恢復增長。對季度恢復增長的制造業企業,給予每家單季度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獎勵。
三、促進工業投資提速擴量。持續推動工業投資擴容增效,鼓勵引導工業企業擴大有效投資,確保工業投資平穩增長、項目效益進一步發揮。對納入工業投資統計的工業項目,當季完成工業投資5000萬元(含)—1億元(含)的,按照實際完成工業投資0.5%給予項目業主資金獎勵;當季完成工業投資1億元以上的,按照實際完成工業投資1%給予項目業主資金獎勵。
四、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推動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在家具及人造板制造、電子信息、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領域試點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對試點企業給予扶持。支持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大對企業申報廣西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廣西智能工廠示范企業和數字化車間的指導服務力度。引導企業創建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實驗室、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等各級技術創新平臺。
五、推動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自治區級及以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鼓勵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機構創新服務模式和服務產品,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人員培訓、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定制化服務。強化政企聯動機制,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白名單”制度,推動金融、科技、人才等機構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
六、強化金融保障支持。充分發揮政府風險補償機制的引導作用,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投融資支持。積極組織銀行、融資租賃公司等機構聯合走訪企業,通過聯動機制引入融資租賃服務模式,打通企業設備融資通道,推動設備融資模式與其他金融產品聯動,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對下半年新增入規的工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瞪羚企業、“雙百雙新”企業,公示無異議后直接納入市“兩臺一會”重點中小企業庫,持續做好投融資、產學研、政策解讀、市場開拓等跟蹤服務。加大力度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桂惠貸”名單制產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基金提質擴量,撬動社會資本加大對重點產業和產業鏈的支持。
七、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開展“服務保障企業穩增長拓市場”活動,安排300萬元用于各縣(市、區)、開發區針對新能源、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建材、林產品加工、食品等行業組織轄區內重點企業開展產銷對接活動,助力供需雙方對接洽談,推動企業橫向協作。積極發揮平臺作用,拓展“南寧制造·邕有佳品”服務范圍,充分調研企業庫存和市場需求,開展產供銷互采互配等服務,拓寬本地產品銷售渠道、提升本地配套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八、加強精準協調服務。落實“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壯大實體經濟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服務及市領導、正副秘書長聯系服務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機制,幫助企業解決用能、用工、資金、物流、市場開拓等方面問題,推動企業增產增效。強化工業振興特派員服務,推動惠企政策落地,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問題困難。加強煤電油運氣等企業生產要素監測,協調保障企業生產要素需求,確保企業正常生產。
九、扶持企業產品“走出去”。圍繞企業產品“走出去”需求,向企業提供面向東盟等國家地區的信息資訊、出口咨詢、政策解讀、涉外商事以及跨境多語言直播帶貨能力提升培育等服務,推動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積極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
十、鼓勵企業建立產業聯盟。支持制造業龍頭鏈主企業建立產業鏈供應鏈購銷體系,以“綠色、節能、便利、共享”為原則,構建富有韌性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產供銷系統、大中小企業配套能力提升,促進產業整體配套協同發展。
本政策措施由市工信局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執行
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文件中涉及的補助資金從現代工業發展資金中安排,已享受“一企一策”的企業不再享受本措施。
特此通知。
2023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