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關于開展2023年天津市創新聯合體組建工作的通知
各區科技行政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大力推進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強化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構建關鍵核心技術體系化攻關新模式,現開展2023 年天津市創新聯合體組建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創新聯合體是在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發揮政府作為重大創新組織者的作用,以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攻克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為目標,以重大科技任務為牽引,以市場機制為紐帶,由戰略科技力量發揮牽頭主導和引領支撐作用,整合有優勢的高校院所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共同組建的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合作組織。
本年度重點在以下領域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信創、智能計算及生成式通用智能、集成電路、化工新材料、機器人、海工裝備、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智能網聯、太陽能及氫能、無人機、航天器、創新藥物、中藥、醫療器械與智能醫療、細胞及基因治療、生物制造、生物安全、現代農業、城市建設、綠色低碳、海洋、資源與環境、科技服務業等。
二、主要任務
創新聯合體應重點聚焦以下任務:
(一)聯合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融入我市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凝練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承擔國家和我市重大科技項目,建立常態化高效研發攻關機制,搶占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二)聯合搭建重大創新平臺。融入我市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共同培育打造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同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鼓勵共同出資聯合成立法人實體,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共同建設技術研發、檢驗檢測、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實現創新聯合體內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三)聯合推進成果轉移轉化。暢通校企高效高頻“握手”通道,鼓勵創新聯合體內企業、高校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等創新主體加強互動,建設小試、中試、概念驗證平臺,共同培育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支持科技領軍企業提供豐富技術應用場景,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示范應用與產業化。
(四)聯合集聚高層次科技人才。融入我市創新人才培養高地建設,依托重大科技任務,建設頂尖科學家工作室,引育一批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頂尖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鼓勵創新聯合體內高校院所人才向企業流動,加大科技特派員選派力度。
(五)聯合推動跨區域科技合作。融入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鼓勵創新聯合體擴大“朋友圈”,與京冀優質創新資源開展技術聯合攻關、應用場景聯建,提升區域輻射帶動能力。
三、組建條件
組建創新聯合體一般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目標任務明確。聚焦我市重點產業鏈發展和國計民生重大科技創新需求,瞄準“卡脖子”技術、關鍵技術和基礎前沿技術,有明確的重大科學問題、關鍵核心技術、目標成果等清單。
(二)資源優勢明確。創新聯合體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鏈覆蓋程度應具有顯著行業代表性。牽頭單位應為在津注冊的科技創新能力突出、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等戰略科技力量,具備集聚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創新資源的能力,能夠牽頭發起、組織高水平技術研發、科技服務、產學研合作等活動,支撐、引領和帶動產業發展。
(三)參與單位明確。創新聯合體參與單位不受地域限制,總數原則上不少于6家。參與的企業應是產業鏈中具有一定研發和技術配套能力的骨干企業,參與的高校院所應在相關技術研究領域具有優勢地位。技術研發、成果轉移轉化、檢驗檢測、技術咨詢、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務機構,均可參與創新聯合體建設。鼓勵我市天開高教科創園內各類創新主體參與創新聯合體建設。
(四)組織架構明確。創新聯合體各成員單位須共同簽署組建協議,明確建設目標、任務分工、組織機構、主要職責,各成員單位的責任、權利與義務,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歸屬,許可使用和轉化收益分配辦法,約定違約責任追究方式等。
(五)運行機制明確。創新聯合體應設立決策、咨詢和執行等組織機構,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實行牽頭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技術總師“雙重”負責制度,技術總師應由領域內學術成就突出、熟悉產業發展、具備較強創新活動組織協調能力的戰略科學家或高層次領軍人才擔任。
四、組建程序
(一)確定牽頭單位。各區科技行政部門結合區域重點產業和領域發展方向,統籌研究確定本區域創新聯合體組建方向和牽頭單位。
(二)提出組建申請。創新聯合體各成員單位共同簽署組建協議,組建協議須由各成員單位法定代表人共同簽署并加蓋各成員單位公章;共同編制組建方案,明確創新聯合體建設方向、目標、任務、預期成果以及保障措施等。請牽頭單位通過市科技局網站登錄“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信息系統”(https://xmgl.kxjs.tj.gov.cn)(以下簡稱系統)在線提出組建申請。
1.信息注冊。首次使用系統的牽頭單位,需按照提示完成單位注冊,同時指派本單位一名填報人完成個人用戶注冊;如已在本系統注冊過,可以直接使用原賬號登錄。
2.在線填報。填報人登錄系統,在計劃類別欄和項目類別欄分別選擇“創新合作組織”和“天津市創新聯合體”,填寫組建申請表,并按要求上傳組建協議、組建方案、誠信承諾書等附件材料后提交。牽頭單位需使用單位賬號進行審查,確認無誤后提交至上級主管部門或注冊地所在區科技行政部門。在線填報時間為2023年9月8日9:00至2023年10月12日17:00。
(三)審查推薦。牽頭單位上級主管部門或注冊地所在區科技行政部門使用本單位管理員賬號,對申請組建的創新聯合體進行審查,并在線推薦提交至市科技局。審查推薦截止時間為2023年10月16日17:00。
(四)市科技局審查。市科技局審查截止時間為2023年10月20日17:00。該階段,每個創新聯合體牽頭單位僅有1次修改機會,且應在駁回后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修改并成功提交至市科技局再次進行審查,如逾期或超過修改次數,則不再審查受理。
(五)專家評審。市科技局組織科技界、產業界、經濟界專家,按照匯報、質詢、評議等程序,開展會議評審,確有需要可進行現場評估。
(六)批準組建。依據專家意見,市科技局局長辦公會審議并確定市級創新聯合體擬建設名單,公示無異議后啟動創新聯合體建設。
五、重要提示
(一)嚴格科研誠信管理。創新聯合體各成員單位應嚴格遵守國家及我市科研誠信建設有關要求,無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須簽署誠信承諾書,相關模板可登錄“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下載。
(二)明確牽頭單位責任。創新聯合體牽頭單位須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核把關,并對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不得購買、委托代寫申報材料或是提供虛假材料。如涉及國家安全等方面的保密內容,申報前請與市科技局聯系。
(三)強化組織協調。各區科技行政部門要聚焦我市重點產業鏈、重點領域的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堅持目標導向,統籌考慮創新聯合體組建方向,積極推動牽頭單位以市場機制為紐帶,整合優勢科研單位,切實建設一批高水平、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
(四)加大政策支持。市科技局將通過定向委托市級重大科技項目、優先籌建重大創新平臺、參與我市科技計劃項目指南編制等多種方式,給予創新聯合體進一步支持。
六、相關聯系方式
自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3年10月20日17:00前(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除外)開通咨詢電話,見下表。
序號 |
咨詢內容 |
接受咨詢部門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
1 |
創新聯合體重點產業—領域或方向 |
智能科技—信創 |
市科技局高新技術處 |
岳 鑫 |
022—58326711 |
2 |
智能科技—智能計算及生成式通用智能 |
||||
3 |
智能科技—集成電路 |
||||
4 |
綠色石化—化工新材料 |
||||
5 |
高端裝備—機器人 |
周 明 |
022—58832922 |
||
6 |
高端裝備—海工裝備 |
||||
7 |
高端裝備—軌道交通 |
||||
8 |
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 |
馬闖關 |
022—58832976 |
||
9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 |
||||
10 |
車聯網—智能網聯 |
||||
11 |
新能源—太陽能及氫能 |
||||
12 |
航空航天—無人機 |
劉 曉 |
022—58832969 |
||
13 |
航空航天—航天器 |
||||
14 |
生物醫藥—創新藥物 |
市科技局生物醫藥處 |
高 寧 |
022—58832816 |
|
15 |
生物醫藥—中藥 |
||||
16 |
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與智能醫療 |
張雨琦 |
022—58832975 |
||
17 |
生物醫藥—細胞及基因治療 |
李宏博 |
022—58832909 |
||
18 |
生物醫藥—生物制造 |
||||
19 |
生物醫藥—生物安全 |
||||
20 |
現代農業 |
市科技局社會發展與農村科技處 |
吳 曉 |
022—58832826 |
|
21 |
城市建設 |
黨 馨 |
022—58832853 |
||
22 |
綠色低碳 |
樊少杰 |
022—58832812 |
||
23 |
海洋 |
||||
24 |
資源與環境 |
||||
25 |
科技服務業 |
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處 |
吳嘉峰 |
022—58832822 |
|
26 |
實驗室創新發展聯盟協同創新 |
市科技局實驗室工作處 |
劉 佳 |
022—58832892 |
|
27 |
總體工作安排 |
市科技局資源配置與管理處 |
姜 碩 |
022—58326710 |
|
28 |
申報系統技術支持 |
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
王欣宇 |
022—23106167 |
|
29 |
科研誠信 |
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
楊金莉 |
022—24412748 |
2023年9月6日